青年干部演讲风采|把握三重角色 实现人生价值
来源:松滋市纪委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1-04-15
把握三重角色 实现人生价值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征程。这一百年里,历史风云变幻,时代沧海桑田,中华大地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从未改变。
在我的理解里,我们个人和党史之间的关系,有这样三重角色,分别是学习者、见证者和创造者。把握好这三重角色,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
一是当好党史的学习者,在学习中汲取精神养分。说起党走过的历史,不知道大家首先会联想到哪些历史画面?我首先想到的,有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有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有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国大典,有“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抗美援朝战争。去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此,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六集电视纪录片《英雄儿女》。借助这部纪录片,我重温了那段历史,每当片头响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心中都会感到有一股力量陡然升起。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而美国则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场战争,完全可以说是小米加步枪和飞机坦克之间的战争,其中的残酷和艰难可想而知。作家魏巍写过一篇战地通讯,叫做《谁是最可爱的人》,其中有两个场景让我最为感动。一个是文章中描述的松骨峰战斗,在那场战斗中,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子弹打光了,身上被汽油弹烧着了,也要扑过去抱住敌人,和敌人同归于尽。第二个,则是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的志愿军战士们。
是什么在支撑着我们的战士?是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是对共产主义最坚定的信仰。如今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我们更要铭记那段历史,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更加坚定前进的方向。
二是当好党史的见证者,在见证中筑牢信仰根基。党的历史是一条大河,不断地奔涌向前。身处这条大河中的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并铭记过去的峥嵘历史,也可以见证正在发生的并将载入史册的重要时刻。在之前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人间奇迹。这就是正在发生的党史,我们不仅是见证者,我们也是参与者。
在来到市纪委监委之前,我有过两年半的驻村扶贫工作经历,对于这场脱贫攻坚战有着切身的体会。在这场表彰大会上,有一个人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他就是有着“当代愚公”之称的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毛相林带领当地村民用七年时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八公里的出山路。他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
因为了解了一个个像毛相林这样的共产党人,因为见证了在党的领导下正在发生的历史,让我对“共产党”这三个字的认识逐渐变得具体而清晰。在今年7月,我们党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历史时刻,我也将转正成为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我感到非常荣幸,也更加坚定了心中的共产主义信仰。
三是当好党史的创造者,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历史的大河将继续奔涌向前,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们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接下来的五年乃至十五年绘就了行程表和路线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新的征程已经起航,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我们都将成为党的新历史的创造者。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相比于庞大的国家机器,我们就是一颗小得不能再小的螺丝钉,能创造什么历史呢?殊不知,做历史的创造者并不一定需要伟大的功绩,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就如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不管当时你是坚守在哪个防疫卡口,还是严格遵守规定宅在家里,都为战胜疫情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这场战“疫”也必将载入历史。只要每一个细小的零部件在相应的位置上发挥作用,就能推动庞大机器的顺利运转。并且,历史也已经表明,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只有增强历史使命感,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当中,我们的人生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让我们铭记党曾经走过的历史,在见证和创造党新的历史中,坚定信仰,为新的征程而不懈奋斗。(市纪委监委 第二纪检监察室 许新祥)